北京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 优化住房供给
5月1日,住建部发布的《住宅项目规范》正式实施。该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,以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为目标,在规模、布局、功能、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予以规范,被视为“好房子”的标准。今年以来,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协同发力下,北京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恢复态势,纯商品住宅销售向好,同比增长23.7%,为近3年同期最高水平。近日,北京市统计局对北京已开工建设的4个“好房子”项目开展了专题调研,实地走访了解项目建设环境,与项目开发企业座谈询问“好房子”标准应用以及市场反响等具体情况。调研结果显示,“好房子” 项目在市场上取得良好反响,将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。
据了解,2022年,住建部首次提出“好房子”概念,随后各省因地制宜逐步推出“地方版”的“好房子”标准。北京市高度重视“好房子”建设工作,于今年2月份出台了《平原多点地区“好房子”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(试行)》,从设计规范、空间优化、材料标准等多方面制定“好房子”标准,以政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居住生活需要,规定可以按需设置封闭或开敞阳台、挑空的起居室空间,鼓励设置开敞式风雨连廊、邻里共享公共空间,弹性管控局部建筑高度,鼓励提升建筑立面品质,以此丰富拓展居住空间,完善补充公共服务功能,有效激发并释放市场需求。
调研发现,受访“好房子”项目通过设计阳台、挑空空间及外立面饰面层等不计入容积率的空间,推动得房率提升至90%以上;同步强化品质升级,采用最新保温、耐久性材料,并融入装配式技术、全屋智能系统,实现建筑品质与功能性的双重突破;建设“全龄友好”社区,利用架空层、风雨连廊等优化公共空间配置。
从市场反响看,受访“好房子”项目市场认可度较高,已开盘项目首开认购率均超60%,展现出较强的市场吸引力。市场购房决策逻辑逐步转变,加速向“品质优先”倾斜,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,购房者开始更加关注套内功能优化及社区场景营造。政策红利叠加产品升级,不仅有效提振了购房者信心,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从行业发展看,在政策引导下,品质成为住宅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,“好房子”标准通过精准对接居民品质生活需求,推动房地产行业从传统开发、规模扩张向“精准需求+全链条服务”发展新模式转变,“好房子”相关项目实践以品质化住房激活改善需求、优化供需结构,推动行业价值重塑,形成“政策牵引—标准升级—产业转型—消费迭代”的良性循环。今后北京将持续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,通过城市更新与科技赋能推动改善型住房升级,促进房地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品质建设发展新阶段。